2012-05-20
成為指標性的教會 王武聰牧師


早台禮拜DVD及CD,請洽本教會行政辦公室。

經文:使徒行傳11:19-30
引言:
1.你希望我們忠孝路教會成為怎樣的教會?
2.建堂完成,我們必須承擔更大的託付,這兩年我們需要積極做什麼準備?
3.第一間外邦的安提阿教會是怎樣的教會?有那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無名傳道人開拓的教會
使徒行傳11:19-21「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但內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撒瑪利亞(半猶太人)的教會是門徒被逼迫逃到撒瑪利亞時建立的教會。外邦哥尼流一家的信主,是哥尼流看見異象主動邀請彼得,彼得在被動的情形下受邀傳福音信主的。而外邦第一間安提阿教會則是外邦居比路和古利奈人(非洲人)向希利尼人傳福音建立的教會,這群人沒有留下任何人的名字,然而卻開創了初代教會的宣教史。

二、被戲謔為「基督徒」卻引以為榮的教會
使徒行傳11:26「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基督徒」原是安提阿當地人對信耶穌的人嘲笑、戲謔、輕蔑的綽號,意思是「屬耶穌(黨)的人」,然而透過安提阿信徒的見證,「基督徒」卻成了基督的代表,活生生的見證人,更是一個後人引以為榮的稱呼。

三、有國度眼光栽培同工的教會
使徒行傳11:22-26「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他到了那裏,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找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
當安提阿教會成立後,耶路撒冷教會差派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的巴拿巴前來關懷牧養,巴拿巴是一個心胸寬大、有國度眼光的屬靈領袖,他積極為教會尋找有潛力的同工,給予裝備訓練,他曾冒險接納原本逼迫教會、殺害基督徒的掃羅,為掃羅背書,引薦給門徒。如今又到大數把掃羅找來,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給予培訓,後來掃羅被差派成為初代教會最偉大的宣教師,深信必定得力於安提阿教會的栽培。

四、是一間很願意給出去的教會
使徒行傳11:27-30「當那些日子,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克勞第年間果然有了。)於是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他們就這樣行,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裏。」
當耶路撒冷遭遇飢荒時,「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安提阿教會不以自己教會剛成立、還弱小,只顧自己的「本位主義」,也不因耶路撒冷教會有些人有強烈的猶太意識型態(要求外邦基督徒要受割禮)而與猶太人有隔閡,反而聽到猶太弟兄因飢荒受苦時,立刻很大方的捐獻幫助,這是一間不是只求壯大自己,而是很願意幫助夥伴、給出去的教會。

五、團隊同心事奉的教會
使徒行傳13:1「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
教會的事奉是團隊的事奉,安提阿教會有一同心事奉的團隊,他們的恩賜不同,有人有先知的恩賜,有人是教師的恩賜;他們的種族不同,有猶大人、希利尼人、羅馬人,甚至是非洲的古利奈人;他們的身份背景不同,有屬靈領袖巴拿巴、原本逼迫教會的學者掃羅、希律貴族馬念、基層勞工的西面,然而他們一起配搭,同心事奉、彼此成全。

六、禱告尋求聖靈引領的教會
使徒行傳13:2-3「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
安提阿教會的同工不僅同心事奉,他們在決定事情之前同心禱告,而且遇重大事件更是付代價的禁食禱告,祈求上帝在教會中掌權,尋求聖靈引領教會所要進行的事工,並且在開會討論事情時,讓聖靈有「說話」的空間,當禱告的人同感一靈時,大家就一致順服聖靈的帶領,差派巴拿巴、掃羅對外傳福音。

七、對外差派宣教師的教會
使徒行傳13:4-5「他們既被聖靈差遣,就下到西流基,從那裏坐船往塞浦路斯去。到了撒拉米,就在猶太人各會堂裏傳講上帝的道,也有約翰作他們的幫手。」
安提阿教會不僅是外邦人自己成立的第一間教會,更是第一間主動差派宣教師向外邦傳福音的教會,也因此,使徒行傳原本以耶路撒冷為宣教中心開始轉移以安提阿為中心,也開啟了普世宣教的大使命。更值得一提的是聖靈吩咐安提阿教會將教會中最優秀、最有份量的巴拿巴和掃羅,外加一位很有潛力的實習助手稱呼馬可的約翰,差派出去,這實在是一間「實踐大誡命,完成大使命」最佳典範的教會。

八、同工彼此尊重互相成全的教會
使徒行傳15:36-41「過了些日子,保羅對巴拿巴說:「我們可以回到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景況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但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做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他就走遍敘利亞、基利家,堅固眾教會。」

在巴拿巴和保羅第一次宣教旅行中曾發生一插曲,就是隨行的助手馬可或許因年輕吃不了苦,半途落跑(徒13:13),以致保羅和巴拿巴決定第二次宣教旅行時,兩人為了是否讓馬可同行「起了爭論甚至最後彼此分開」。這個事件不是誰是誰非的問題,而是兩個人因不同屬性、負擔、託付,產生不同角度的看法,一個是以栽培同工為導向,一個是以宣教事工為導向。他們為此發生爭論,然而儘管他們因著不同異象、負擔,最後彼此分開,但卻因著他們彼此尊重、互相成全,以致兩人的事工同蒙祝福,巴拿巴又栽培出一位不是以腳宣教,而是以文筆宣教的馬可(馬可福音的作者),而保羅則是開啟了歐洲宣教,把福音傳到當時世界的中心羅馬。這是一間同工非常成熟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