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8
用憐憫建造教會
台灣神學院牧育長/阮介民牧師


早台禮拜DVD及CD,請洽本教會行政辦公室。

經文:馬太福音9:36~38、猶大書20~25節
前言:
    感謝上帝感動咱忠孝路教會的牧長與兄姐長期對於神學教育的關心,使我們每一位在台灣神學院服事的同工都感受到您們的祝福,今天是台灣神學院的奉獻主日,由我代表咱長老教會所屬的台灣神學院全體,帶來我們的感謝,願上帝紀念咱眾人所奉獻的一切。
    最近有份資料呈現目前台灣有43間教會聚會人數超過千人,其中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三間超過千人,北部就是雙連教會,中部是咱台中忠孝路教會,南部是屏東和平教會。咱與其他二間教會都是努力宣教與服事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回應主耶穌對祂門徒的呼召: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有我們許多人同心同工,所收的莊稼就越來越多。因著主耶穌憐憫與拯救世人之恩典,我們加入宣教行列,按主耶穌憐憫教會的心,我們以愛來建造當代教會,並回應上帝對此世代的心意做出貢獻。

本文:
一、建造基督的教會
1.憐憫
    當主耶穌看見許多人,他就憐憫他們;憐憫就是「動了柔腸」,意思就是對人的需要做出回應,對周圍的人回應他們的需要,盡你的能力幫助他們的欠缺。聖經記載耶穌動了慈心的相關經文如下: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馬太18:27】
◎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太20:34】
◎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馬可1:41】
◎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路加10:33】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路加15:20】
    從以上經文,我們知道耶穌祂的憐憫,提醒我們知道祂所看重的是什麼?耶穌祂的眼目重視哪些人事物?在這裡我們得到一個屬靈功課的學習:
    1).以憐憫「重視」他人,成為我們的祝福!
    2).以冷漠「輕視」他人,成為我們的無知!
    憐憫的反義字就是冷漠或冷淡,對人的需要無反應就是冷淡,無憐憫人的心。憐憫就是比同情心、同理心更實際的行動,藉著主耶穌對別人生命的感同身受,由裡到外,從行動到言語,充滿憐憫,因著祂的憐憫,上帝國被建立在人群之中,在人類歷史裡面。

2.打發
    原來希臘文的意境是把一個人急切的推出去,動態上就是把人抓起來丟出去,是一種迫切需要的狀態。主耶穌看見世人的困苦流離,祂盼望有更多人急切的去關心那些需要被收起來的莊稼。



二、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20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21 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就是這身體當中的一部分(我們互稱為肢體)。猶大書的作者說: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這是教會內在本質的呈現。耶穌傳講上帝話語讓人認識真光知道生命處境,藉著聖靈感動的禱告使我們彼此連結。這是耶穌對我們有限的人的憐憫,使每位蒙救贖恩典的你我從困境進入恩典的確據,形塑我們成為基督的教會,因我們領受恩典後成為基督身體的部分。

   
三、我們是基督的見證
耶穌的門徒與我們一同成為時代的見證。我用兩個聖經故事來詮釋:新約福音書記載二個故事:第一個是耶穌與門徒在船上,耶穌在船尾睡著,船遇到風浪,門徒驚惶害怕叫醒耶穌,耶穌問他們信心在哪裡,耶穌斥責風浪,風浪就平息。第二個故事是耶穌與門徒在最後晚餐後前往客西馬尼園,耶穌在禱告,門徒在休息,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不能和我儆醒片時嗎?
這二個故事,門徒可見的是有形的風浪卻無視於無形的風浪。門徒中有幾位是專業的漁夫,在海浪中工作是家常便飯,何時對海浪會害怕呢?然而,他們的恐懼不只失去專業能力,連信仰也一併失去。對於。對於外在環境的險赫不在意,只圖存客西馬尼園短暫片刻的休息,失去禱告之取力量的恩賜。可見的不見,不可見的卻看重。信仰者,從「休息」到「安息」,從「清醒」到「儆醒」,是生命的操練。在船上的耶穌不只是休息,祂更是安息在上帝的恩典與創造中。海浪不值得擔憂花精神「清醒」面對它,因它屬神;邪惡的挑戰才需「儆醒」面對牠,因牠屬惡。
各位兄弟姐妹,我們需要學習操練:從「休息」到「安息」,從「清醒」到「儆醒」,成為我們對此時代的見證。

結論:
   台灣神學院這幾年來我們每位同工竭心盡力的服事,就像我們忠孝路教會的同工一樣,我認識好幾位我所敬重的前輩,你們總是Do your best.我們也do our best.我衷心懇求主幫助我們忠孝路教會全體滿有祂豐富的愛,讓人感受的不只是我們擁有能力。正如先知耶利米書29章11節: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我相信主耶穌盼望的是忠孝路教會與台灣神學院,一同來建造合神心意的教會,請為此繼續關心奉獻。

小組分享題目:
1.請分享個人曾參與或未來可投入哪些教會的服事?
2.從「休息」到「安息」,從「清醒」到「儆醒」,分享你目前身處何種狀態?
  請彼此代禱祝福。
3.神學教育目的是裝備未來的傳道人,服事將來的教會,請分享自己或小組可
  以如何關心台灣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