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7
先祖在為你祈禱
王武聰牧師

早台禮拜DVD及CD,請洽本教會行政辦公室。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4
引言:
1.傳統民間祭祖本是孝道的表達,但為何演變成充滿恐懼害怕?
2.祭祖是因祖先死後真的還要吃嗎?還是只是表達飲水思源、追思懷念?
3.我們和過世祖先是怎樣的關係?他仍然愛我們嗎?還是會變鬼魂來攪擾、傷害我們呢?
4.如果你與祖先有嫌隙或愧對祖先,內心深感自責,如何與祖先重建和好的關係?

一、傳統民間祭祖習俗的用意
1.生命性:傳統認為祭祖有延續祖先生命的象徵,達成與祖先連結,薪火相傳的意義。
2.文化性:祭祖也是傳統儒家孝道、慎終追遠的表達。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3.家族性:祭祖亦含有非常濃厚的家庭觀念,它也是凝聚家族力量,團結宗親的表現。
4.宗教性:祭祖的行為有很強「亡靈崇拜」的成分,人害怕自己的祖先淪為餓鬼孤魂,影響家道繁榮、家庭平安,因此非拜祖先不可。
由以上四種祭祖的用意與意義來看,台灣百姓對祭祖不僅存有使命感、責任感,更有強烈的恐懼感,因此他們不僅不敢不祭祖,也害怕死後沒有人祭拜他們。我們肯定祭祖生命性、文化性、家族性的意義,但我們無法苟同與接受將祖先當亡靈祭拜,並且生命性、文化性、家族性的意義也不見得一定要用「祭」來表達。綜觀今天台灣百姓的祭祖,平心而論,為自己著想的成分,遠超過為祖先設想的成分,許多人祭祖的真正原因是怕背上不孝的罪名,害怕祖先來攪擾,而且有求於祖先的保佑。試想,因懼怕祖先,有求於祖先而祭拜祖先,這怎能稱得上「孝」呢?更何況有些子女生前不見得孝順父母,父母死後卻搶著拜,這又是哪門子的孝道呢?「祭祖」無形中誤導人只在意對「逝世祖先祭拜」,卻忽略對「活著父母盡責」,這似乎已偏離了孝道的本意。

二、正視我們與祖先的關係
1.我們永遠是祖先(父母)所愛的子孫(兒女)
馬太福音3:16-17「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裏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上帝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以賽亞書49:15-16「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
2.讓祖先安息在天父母愛的懷抱裡
以賽亞書46:3-4「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餘剩的要聽我言: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
詩篇17:15「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你的面;我醒了的時候,得見你的形像就心滿意足了。」

3.祖先是我們在上帝身邊的代言人(代禱者)
創世記50:22-25「約瑟和他父親的眷屬都住在埃及。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約瑟得見以法蓮第三代的子孫。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也養在約瑟的膝上。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要死了,但上帝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上帝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裏搬上去。」」
路加福音16:23-28「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這樣,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財主說:『我祖啊!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三、與過世祖先重建和好的關係
歌羅西書3:12-13「所以,你們既是上帝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約翰一書4:16-18「上帝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愛;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上帝裏面,上帝也住在他裏面。這樣,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因為他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