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3
保有一席為「他」
曾仁杰牧師

早台禮拜DVD及CD,請洽本教會行政辦公室。

經文:詩卅九:4-7,利十九:32,弗六:2-3
壹、引言
 倘若您能自己作主,請問您打算活到幾歲?有一日當您年老的時候您期待別人怎樣款待您?而您年老時又盼望過怎樣的信仰生活?

 台灣人口高齡、老化逐年攀升的速度,令人惶恐,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時勢議題,而關懷老人的福音事工,更是我們教會當務之急,不可缺少的服事之ㄧ。

 我們必須共同參與松年人福音的工作,用心投入他們信仰生活與靈性造就等各項的活動,絕不可認為教會每一年已經有舉行一次松年主日禮拜,就能使來到教會的松年長輩們感受到被尊敬與珍惜;這肯定是不夠的。

 因為當今世代急速變遷,凡事講求效率、功用、投資報酬率。世俗的潮流直接影響人對生命存在的看法,又加上傳統的敬老與孝親的倫理道德日趨薄弱,老人不再是社會的主流反倒是被忽略與漠視的一群弱勢。

 年長者無論在經濟、健康方面,心理上、日常生活層面或多或少一定會產生適應的問題。包括他們在家庭中都有可能失去原有的尊嚴、地位,甚至在這個生命被物化,價值觀被嚴重扭曲的世代中,年老的人更是被視為淘汰者;一群不能生產的「負擔品」。

 (約三:16)「上帝愛世人…」主耶穌為愛世人道成肉身到世間,也關心弱勢者並樂意成為他們的幫助。不分男女、老少,耶穌都看為寶貴,並參與著每一個生命蛻變的過程,使我們在基督裏成為一體。(加三:26-28)。

 因此,在這個世代我們教會有個重大的任務與挑戰,就是需要打破主流文化的誤解、迷失,社會把弱勢、老人推到邊緣去;然而我們教會卻要敞開的大門,完全接納、歡迎被社會忽視、被家庭遺忘,孤單、弱勢的老人。(提前三:15b)
 
 剛才所讀的經文讓我們感受到詩篇的作者似乎對人生的觀點有點消極與感慨,可是當我們再深入去思考這段經文時我們會發現,他除了感嘆生命的短暫之外,似乎對我們的生命有幾方面的提醒。

貳、本文
一、掌握當下並享受恩典
 首先我要說可以服事是上帝的恩典,而能在忠孝路教會服事這一群可愛又令我敬佩的長輩更是上帝賜給我生命中特別的祝福;是用再多的金錢、書本也買不到的恩寵。

 然而有很多年紀輕的人認為老人家很「難搞」,嫌老人「嘮叨」、「固執」,不大願意也不知道要如何要他們相處,也不願多花一點心思去瞭解、學習與老年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讓彼此間產生更大的代溝與隔閡。

 尤其這幾年大環境的經濟壓力,節育率急速升高,家庭結構也跟著變化,過去三、四代生活在一起的情況已為少見,大家庭轉變小家庭。現代的父母根本不敢再寄望年老之時和兒女同住,接受兒女的照顧。有些看得開且經濟還過得去的父母乾脆主動提出到安養院生活的計畫,免得麻煩別人。

 其實老人家並不「難搞」,他們很可愛也很容易滿足,比起一般青年、成人牧區來說,他們好牧養多了。長輩很自律、守時、守規矩,可以說是「超級順服」。不知道這是和他們過去吃的苦比我們多的緣故,還是他們生命有豐富的歷練而顯出柔和與謙卑。

 更可能是他們疼愛我把我當作是他們的兒子、孫子,每次和他們在一起總是很快樂、自在,沒有任何束縛或壓力。同時在與他們的互動中,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人生很多的大道理,一起和他們度過喜、怒、哀、樂經歷酸、甜、苦、辣,也發生好多有趣的事。  

 我正在預備這篇講道時,我翻閱過去和松年一起拍攝的照片與生活的紀錄,我發現有許多熱心愛主的長輩一一離開我們,已經回到上帝那裡。也有好多的長輩,如今已年老體衰,無法自如來到教會禮拜;即便你我有心想要服事他們,也不是我們個人能力所及的事。

 我們除了把握還可以與他們相處的現在,盡一點你我都可以做的服事來扶持、幫助他們之外,否則即便我們是在同一間教會、同一個的信仰,一起在這裡敬拜上帝。嘴說我們在耶穌裏是一家人,是生命共同體,但實際上我們跟這群老人家根本沒有任何連結與關係。  

 因此,當我在預備這篇信息時,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有限與短暫,我必須要起來大聲呼籲、懇請兄姊務要留意並主動關心我們四周圍的長輩。而我的心也彷彿大衛王一般向上帝禱告:「耶和華上帝啊,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使我知道存著敬畏上帝的心,且珍惜、把握每次與松年在一起的時刻。」

 古諺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家一點都不「難搞」,他們可是我們家庭與教會的寶!教會有這麼多長輩和我們一起敬拜,一起領受上帝的恩典,一起陪伴老人家體驗在基督裏生命蛻變的過程是我們莫大的祝福。願上帝幫助我們多去瞭解,用心去體會,並掌握每個當下來參與關心他們,您將會發現這群老人家生命的堅強與內涵,值得我們敬佩。

二、不再虛空會充滿意義
 人生無常且極為短暫,如流水般,一去不復返。許多人卻汲汲營營,窮盡一生將全部的歲月投資於屬世的名聲、地位、利益,以短淺的眼見衡量、計算週遭一切的人事物。

 以為擁有金錢即可享受榮華富貴,並以社會上的成就來肯定自己存在是有價值的。甚至為俗世的財富附上極大的代價,然而到最後才發現金錢不是萬能,它不能使生命得著真正富足,只會令人感嘆人生中錯過許多美好且充滿意義的事情。
真正的快樂是來自於認識上帝並完全的信靠,以及樂意與人的溝通、分享,竭盡所能去關愛別人和為他人服務,不能只一味的為自己。生命中只有財富沒有上帝是非常虛空的。


 (太十六:26-27)「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確實倘若我們只顧著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對週遭是冷漠、無感,那麼我們有朝一日便會如哲學家梭羅所說:[啊!人生已經到達盡頭,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活過。]

 因此,一個經歷上帝也認識上帝的人絕對不會讓自己生命浪費在追求自我滿足的事上,他也不會只為顧著自己的喜好、興趣,以自己利益為優先考量而是將上帝放在他生命的首位,單單為主而活。

 如撒該一樣,當他遇見耶穌之後,他的生命有了很大的改變。他不再以世界的方法、手段做事,訛詐、欺壓他人。他不再以世界的評價和人的眼光來看自己和對待別人,他從此不再和過一樣,生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不再是為自己,而且快樂無比!

 (腓三:6-8)「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已認識我主基督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為糞土,為要著基督…」。

 請問甚麼是一個蒙恩得救的人活著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事呢?豈不是去服事那些軟弱的、缺乏的、困苦的人並讓他們因我們得到上帝的祝福嗎?或者是我們認為主日有來教會禮拜就是盡了基督徒的本分?(太廿:28)「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三、大有盼望必被主紀念
 服事的目的並非要人有所回報或是要人紀念我們的善行,服事很單純的動機就是「愛」,因為我們領受到天父的愛也願意回應祂並以具體的行動證明我們是領受祂「愛」的人。而服事最大的受益不是別人乃是自己。

過去常聽人說:「為主作工,不會空空」。當時我實在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涵,直到這幾年我服事松年長輩漸漸能體會這句話的真意。原來即便是我們看似微不足道、不足掛齒、不以為意的服事;也許從來沒有人提起,早已被遺忘,將來也不會有人記得,然而上帝卻紀念著,不會忘記。

舊約聖經士師的年代,以色列百姓雖已進入上帝應許給他們迦南美地,但是百姓卻也受到生活水準較高迦南人崇尚物質的影響,宗教與道德空前敗壞、墮落。各人任意而行,整個以色列民族幾乎看不到任何盼望。

就在以色列民族歷史最黑暗的時期,聖經特別安插一位外邦女子路得以無私、捨己的愛照顧無依無靠年長的婆婆拿俄米的故事提醒、鼓勵我們後世代的人。路得對上帝的信心與愛婆婆拿娥米具體的行為,對於現代的我們意義深長。

人與人之間的愛,可以反應上帝愛的本質。我們也知道上帝是大有能力,然而上帝的作為不一定是非得要在屬於祂的群體中顯現超自然或轟轟烈烈的現象,更多的是藉著你我生活上一點一滴真實的見證來體現。

(太廿五:40)「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
 因此,當我們去關心最卑微的人,就是關心耶穌自己;我們去照料病人,就是照料耶穌自己。當我們在大門口牽著長輩的手慢慢上階梯,就是牽著耶穌自己;當我們在禮拜堂看見長輩而起立讓給位子給長輩坐,就是讓位子給耶穌自己。

 假設至今我們信主已經很久但仍然未參與任何服事,也不曾經歷服事的恩典與祝福,請盡快向我登記報名。上帝一定會使用您這讓些長輩的心得到安慰,而日後我們的心也會從別人得到幫助與安慰。
(林前十五:58)「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      

參、結論
 (賽四十六:3-4)「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剩餘的,要聽我言: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

 未來肯定會有很多老人湧入我們的教會,松年人福音的事工絕對不會是「沒落的產業」,更不是「夕陽工業」,老人福音的事工會有無限的寬廣與可能;松年人需要我們一起更多地關心。

 願上帝幫助我們的教會在愛與真理裏持續建立起「老、中、青、幼」同享上帝恩典與祝福的教會。讓世人知道忠孝路有上帝的神蹟奇事,這裡還有一群歡喜、快樂遵行上帝旨意的青壯年人照顧與扶持年老的人並教導下一代。讓忠孝路成為這世代宣揚福音,高舉耶穌的「模範教會」。

思考問題:
1.您要用什麼具體的行動使來到教會的長輩們感受到基督的愛呢?
2.有一天當您年老時,您期待別人如何對待您呢?
3.請您在本週做一件使長輩們得尊崇與安慰的事。